參考消息網7月19日報道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7月17日刊發(fā)題為《沒有中國,美國無法打造綠色經濟》的文章,作者是魯濱遜·邁耶。文章編譯如下:
大約一個世紀前,亨利·福特徹底改革了現代汽車生產,法國、日本、德國和蘇聯的工程師蜂擁至底特律,學習如何復制他的神奇方法。這些工程師知道,必須追趕上美國。
現在,美國自己加入到了一場經濟競賽中,這次是在蓬勃發(fā)展的清潔能源領域。截至今年,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出口國——這要歸功于其迅速發(fā)展的電動汽車產業(yè),而且它在太陽能電池板供應鏈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占據了至少74%的市場份額。美國卻還在討論是否要推出清潔能源政策——甚至氣候變化是否存在。
美國無法從零開始打造一個具有競爭力的可再生能源產業(yè)或電動汽車產業(yè)。坦率地說,創(chuàng)新的歷史表明,美國工程師只有在與中國同行合作的情況下才能在這些行業(yè)取得進步。
只要看看福特公司現在身處的困境就知道了。福特希望2026年開始在美國市場上銷售使用磷酸鐵鋰電池的電動汽車。與福特如今使用鈷和鎳制造的電池相比,磷酸鐵鋰電池可以更快、更多次地充電;而且這種電池也更便宜、更結實,生產電池所用的礦物也更容易獲取。
唯一的問題是:福特不知道如何大規(guī)模生產磷酸鐵鋰電池。沒有美國公司知道。想出辦法大規(guī)模生產磷酸鐵鋰電池的是中國企業(yè)。
福特今年2月宣布將在密歇根州耗資35億美元開設一家新的磷酸鐵鋰電池工廠,計劃由一家中國電池制造商提供技術。這似乎是一種雙贏:中國企業(yè)將獲得資金和聲望,福特將學會如何生產這種電池。美國還將獲得2500個新的制造業(yè)就業(yè)崗位。
技術正是福特最終找到中國公司合作的原因。中國目前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電動汽車電池制造者,只有它的工程師才能向福特的工程師們展示如何以快速、可靠的方式生產這種電池——而且是以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價格來生產。在所有其他綠色行業(yè)也是如此。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拒絕中國的技術將使我們在未來更加依賴中國——因為我們將不得不從中國進口我們從未學會自己制造的東西。
這是美國財政部長耶倫最近訪華時不得不應對的兩難局面,而且也是聯邦政府官員未來數年必須要應對的。如果美國企業(yè)不能與中國企業(yè)在美國合作開設工廠,那么這個國家的工人就會錯失工作崗位,其消費者就用不到新技術,其工程師就會落后于世界一流水平。
與中國競爭是個好主意,但疑神疑鬼以至于自縛手腳卻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