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聲音,我們愿意聽見;
你的關切,我們一同看見。
圖片來源:短視頻平臺截圖
新江蘇評論員 文心衣
“中國人2000年前就擼串了”“油條跟奸臣秦檜有關”……最近,南京大學歷史學院考古文物系教授張良仁,因為在短視頻平臺上“吃飯?zhí)J真”,火上了熱搜。
點開張教授的短視頻賬號主頁,視頻里的他,既是學者,也是一枚“吃貨”。一碗小餛飩,被他解讀出宇宙的氣象;一籠湯包,也被他咀嚼出上下7000年的歷史……任何食物,似乎都能與考古學奇妙地結合起來,博主本人博古通今的學識和風趣幽默的談吐,讓冰冷的文史知識冒出了“熱氣”,也出人意料地將一個冷門專業(yè)——考古學,帶進了更多年輕網友的視野。
考古領域專業(yè)門檻很高,大多數人所知甚少。但要說到煎炒烹炸、花式“吃”法,大家就有話可“聊”了??脊排c吃飯,乍看八竿子打不著,一旦打破了“次元壁”,卻產生了獨特的化學反應。美食的誘惑刺激味蕾,背后的歷史則潛移默化留在了腦海中,也揭下了學科高冷神秘的面紗,讓知識更有煙火氣、更具吸引力。
無獨有偶,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蘇德超,最近因為在網上科普哲學,憑借一系列“靈魂拷問”出圈。從生活話題入手,蘇德超用通俗的語言、生動的比喻為網友講解哲學,讓那些晦澀難懂的知識,成為網友們可以聽懂、并加以思考和探討的熱門話題。而網友們在評論區(qū)分享自己對于哲學和生命的感受,仿佛大學課堂里的自由討論。
如果說,知識的獲取有門檻,那今時今日,有一批“知識主播”正在成為“破壁者”。在社交平臺上,像張良仁、蘇德超這樣分享“冷門絕學”的博主有不少。從“想做李杜小跟班”的戴建業(yè),到花式講刑法的羅翔,再到“科學姥姥”吳於人……借助這些教授、博導、院士抽絲剝繭,妙趣橫生的精彩演繹,深奧復雜的知識也變得通俗易懂;冷門生僻的內容也能激發(fā)起網友“追更”的興趣。教授學者們走出校園、走出課堂,用專業(yè)又生動的知識,以及平等友好的互動,也充分展示了大學的另一層意義。
培根曾說,知識的力量不僅取決于其自身價值的大小,更取決于它是否被傳播,以及被傳播的深度與廣度。新技術、新平臺的不斷發(fā)展,讓人們看到挖掘“冷”專業(yè)背后“熱”魅力的更多路徑和可能?;蛟S,從來就沒有什么高冷的知識,關鍵是傳播和接受的方式。越來越多知識類內容短視頻的涌現,知識博主們拼深度、拼廣度、講溫度,將流量匯聚成知識能量,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人們對高質量科普的需求,引導公眾培養(yǎng)科學思維。這樣的知識含金量,無疑也是更健康的流量。
而更進一步看,高校教授紛紛“破圈”的意義,不僅僅只是知識傳播。流量背后,我們仍要看到,嚴肅的學術研究終究與熱鬧的推廣普及不同。一個個有料有趣的案例之外,相關研究者“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勤勉與堅守、“文章不寫一句空”的嚴謹與毅力,更應被看到和珍視。面對年輕朋友表示想學考古,張良仁教授也會給對方“潑一盆冷水”,告訴他們趣味科普不等于真正的學術研究。對照現實中“考古熱”和“專業(yè)冷”的反差,這種透著“人間清醒”的發(fā)聲,同樣值得我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