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弄堂,運河絕版地。
對于土生土長的無錫人來說,家門口那條流淌千年的大運河可以說是再熟悉不過的。千百年來,悠悠運河穿城而過,見證著錫城的滄桑巨變,勾勒著江南的璀璨人文,書寫出“四大碼頭”的傳奇,也促進了民族工商業(yè)的繁榮。
6月22日是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十周年紀念日。作為被運河環(huán)抱的城市,無錫可謂因河而生、因河而興,可以說,穿城而過的古運河既成就了無錫的城市繁華,更蘊藏著無錫人須臾不可離的文化情懷。多年來,無錫不斷優(yōu)化水質生態(tài)、扮靚濱水空間,積極推動運河保護、傳承和利用工作,將運河文脈融入城市的發(fā)展基因,書寫出一幅山水人城共同繁榮的嶄新畫卷。
融古匯今 福澤綿長
千年運河滋養(yǎng)一座城
“運河跟無錫的關系非常深,既是水源,也是道路,而且它還是無錫的護城河,如果不是因為運河,無錫不會選址在這里。因為運河的原因,無錫又成了交通的要道,這些就為后來的米市、布碼頭奠定了基礎,帶動了無錫民族工商業(yè)的發(fā)展,可以說從無錫的緣起、發(fā)展到成長再到壯大繁榮,這條運河始終一脈相承?!苯洗髮W教授莊若江說道。
上世紀五十到九十年代,出于航運的需要,無錫繞城開挖新運河,古運河的貨運功能被逐漸取代,不過,失去傳統(tǒng)定位的無錫古運河終在新的時代下,找到了新的角色與未來。這里是享有“江南水弄堂 運河絕版地”美譽的清名橋古運河景區(qū),因為原滋原味保留了枕河人家的風貌,這里已成為市民、游客乃至國際友人追夢江南的必到之處。
一灣碧水穿城過,兩岸繽紛入畫來。流淌千年的古運河既有著飽經滄桑的歷史厚重感,又如金絲玉帶般飄逸靈動,為太湖明珠無錫增添了別樣的韻味。
以水為脈 以文為魂
續(xù)寫人城共融的時代新篇
“首先我們把文化沉淀下來,圍繞著民族工商文化重新打造了中國絲業(yè)博物館、窯群遺址博物館和祝大椿故居這個三個比較典型文化博物館和名人故居,以這三個博物館為基點,形成整個街區(qū)的文化點位;第二個方面,2009年以來,我們把古運河在無錫的旅游,特別是水上旅游把它開發(fā)了出來,水上旅游同時也帶動了街區(qū)的人流,結合河的互動形成的這個文化和生活體驗,就是跟人文去緊密地結合?!睙o錫市梁溪文旅發(fā)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杜軍說道。
從跨塘橋至清名橋1.5 公里長的古運河段,至今仍存有寺、塔、橋、窯、宅、坊等眾多文化遺存,是京杭大運河無錫段中保存風貌最完整、歷史遺存最多的“黃金水岸”,年均接待游客近3000萬人次,深厚的人文資源并非意味著“倚老賣老”,與時俱進、以人為本的人文經濟發(fā)展思路,正在成為助力街區(qū)實現高質量發(fā)展的澎湃動力。
現如今,在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qū),游客不僅能登臨600多年歷史的清名橋,欣賞江南水弄堂的粉墻黛瓦,在橋堍的運河文化藝術館內,也能親身感受現代沉浸式光影藝術的魅力。不僅能看到古運河上各式熱鬧的傳統(tǒng)民俗表演,還能搭乘全省首條低空航線從高空俯瞰運河風光。
事實上,近年來,無錫不斷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新“運河十二景”處處有故事、處處皆風光:這是無錫運河匯,老舊鋼鐵廠廠房化身的江南水鄉(xiāng)人文商業(yè)空間內,首店經濟、潮流生活、網紅美拍等時下流行的各類業(yè)態(tài)一應俱全;這是正在建設中的南尖公園,原有的11棟老倉庫被完整保留,未來它將被打造為青年休閑娛樂集聚地。而在新舊運河的交匯處,剛完成更新的“運河藝術公園”,人文藝術與商業(yè)的多向奔赴,同樣讓人眼前一亮。
無錫市城市投資發(fā)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陸偉國表示:運河藝術公園目前有一些像米倉、何振梁博物館、周懷民紀念館、民族音樂館等一些傳承下來的老的工業(yè)遺存。2022年城建發(fā)展集團啟動了運河公園片區(qū)的城市更新項目,將城市公園的建設和藝術、運動 、全民友好、非遺文化、商業(yè)拓展、產業(yè)提升等深度融合,藝術化地改造了既有建筑及配套設施,增設了城市公共藝術品,引入時尚新業(yè)態(tài),打造人與自然和諧、文化底蘊深厚開放共享包容的運河藝術公園。
早在2018年無錫提出的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無錫方案”中,就明確表示將堅持文化為魂、生態(tài)為本、加快創(chuàng)意文化產業(yè)發(fā)展。如今,依托于運河這條人文歷史之河,無錫古運河沿線的多個點位正在升級更新、串珠成鏈,寫下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無錫段人文經濟發(fā)展的新范本。
來源:無錫廣電新聞中心 嚴家瑛 王健 錢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