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1月,20多位外籍人士與中方人士一起,冒著生命危險留守至暗時刻的南京城,建立南京安全區(qū),庇護了25萬多名中國難民。為了感恩約翰·拉貝、明妮·魏特琳等外籍人士的大愛義舉,11月16日上午,第八屆“感恩·南京安全區(qū)”國際和平徒步活動在南京舉行。
江蘇臺記者呂瑩瑩說:“這里是南京師范大學(xué)隨園校區(qū),也是金陵女子文理學(xué)院舊址。南京大屠殺期間,美國教授魏特琳女士在這里建立難民收容所,庇護了中國難民一萬多人,其中絕大多數(shù)都是婦女和兒童。今天,我們從這里出發(fā),通過徒步的方式,銘記歷史。”
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留學(xué)生、志愿者和市民代表200多名中外人士參加了活動。大家希望通過8.7公里的徒步活動,重走87年前的南京安全區(qū),用腳步感知歷史,感恩那些曾在黑暗歲月里為中國難民帶去生命之光的國際友人們。
第三批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幸存者陳桂香的曾孫蔣秉錞告訴記者,太奶奶是南京大屠殺的幸存者,所以自己更有義務(wù)去傳播對和平的一種珍視,以及對侵華日軍犯下罪行的陳述。不管作為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還是作為一個南京人,作為一個中國人,講述歷史是大家應(yīng)盡的責(zé)任。
南師大塔吉克斯坦留學(xué)生戴安娜說:“參加這個活動就是為了不忘記歷史,人們要記得戰(zhàn)爭不好,所以要學(xué)會友誼地、很好地在一起生活?!?/p>
本次活動途經(jīng)南師大隨園校區(qū)、拉貝故居、鼓樓醫(yī)院、南京安全區(qū)國際委員會舊址等地,這些當(dāng)年的難民收容所,串起了“戰(zhàn)時生命線”。行程中,活動參與者以敬獻花籃、澆灌“和平之花”紫金草等方式傳遞愛與希望,表達對和平的向往和珍愛。
博西家用電器集團大中華區(qū)高級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金世峰說:“我是第二次參加國際和平徒步活動,因為博西家電公司自2014年開始修繕拉貝故居,今天這個活動非常有意義,因為是促進和平、傳承大愛的活動?!?/p>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呂瑩瑩 張中玄 楊帆 編輯/胡超)
(本條新聞版權(quán)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有,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