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快報訊(記者 徐曉安)蘇州自古以來都是風景極佳之地,歷代文人游歷賞玩,留下了大量的摩崖石刻。近日,這些摩崖石刻被呈現(xiàn)在蘇州吳文化博物館最新的展覽“鐫石永年——蘇州碑刻技藝展”中。
該展覽于3月13日在博物館二樓吳頌展廳開展,其中,“姑蘇中的豐碑”這一單元不僅為觀眾闡釋了碑與碑刻的歷史內(nèi)涵,更梳理了蘇州現(xiàn)存的重要的摩崖石刻。吳文化博物館設(shè)計制作了蘇州摩崖石刻地圖,并深入實地采集石刻視頻,33個重點點位勾勒出了一張?zhí)K州“上春山”石刻旅行圖,石刻背后的故事和技藝不禁引入遐想。
穹窿山東麓小王山,因摩崖石刻聞名于世,該地四周群峰拱護,有“小隆中”之稱。1928年,民國革命元老李根源買山葬母于此,并筑“闕塋村舍”,廬墓守孝十年。十年間,慕名造訪者紛至沓來。善書者均揮毫留墨,計有 500 幅之巨,李根源請石匠將這些墨跡全部鐫刻于山麓石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陳去病的“琴臺山,闕母墓,孝思長,鞏且固”,章太炎的“聽松”“霽月”,于右任的“松?!薄芭c穹隆不朽”,黎元洪的“克綽永福”等。
林屋山摩崖石刻位于林屋洞洞口和洞外山上,民國18年李根源、鄭偉業(yè)等西山訪古時,石刻題字共有36處,其中宋刻9處,明刻17處,清刻9處,民國刻1處。字體楷、隸、篆各異,內(nèi)容以點景為多。入口處有“林屋山洞”四個隸書大字,為唐代高士張平陽86歲時所書。旁有“天下第九洞天”,為明正德年間王鏊所書。出口處有宋李彌大的《無礙居士道隱園記》,全文共300多字。記述了李彌大在洞旁筑庵就隱的情況。另外,還刻有范成大等游洞的題記等。
作為蘇州最高峰的穹窿山,是不少蘇州人周末踏青的必選之地,位于穹窿山寧邦寺西的韓蘄王玩月臺也可以看到摩崖石刻為我們留下的歷史印記。據(jù)史料記載,寧邦寺始建于梁代,初名“海云禪院”。相傳南宋紹興十二年,抗金名將韓世忠及部下,在此隱居參禪,由此改名為“寧邦寺”?!皩幇睢倍?,取意安寧之邦,希望國家可以和平安寧。相傳,韓世忠多次賞月于此,故名。此處現(xiàn)存清代至民國年間的摩崖石刻近十方。
本次展覽中除了展現(xiàn)林屋洞、穹窿山歷史人文的碑拓之外,還介紹了不少有關(guān)蘇州其他風景名勝歷史相關(guān)的拓片,一塊塊碑記載著前人的時人時事,為我們了解立體的蘇州歷史和成就打開了一扇窗口。這個春日,不妨來吳文化博物館看“鐫石永年——蘇州碑刻技藝展”,跟隨前人的腳步,看藏在蘇州春日風光下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