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在發(fā)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重大任務。必須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體系,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多年來,常州在推動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過程中,堅持把民生實事項目擺在突出位置,下大力氣推進改革,解決難題,努力把好事實事辦到老百姓的心里去,讓廣大群眾共享高質量發(fā)展的紅利。
“一棵枇杷樹”
民生無小事 細處見溫情
常州,是萬億之城,也是幸福之城,處處充滿溫情。
在常州天寧區(qū)茶山街道清涼新村,一棵枇杷樹,攔在兩樓房的路中間,顯得突兀而“格格不入"。
朱奶奶家門前的枇杷樹
2021年下半年,清涼新村第二社區(qū)干部挨家挨戶上門走訪,了解居民對老舊小區(qū)改造的實際需求。家住清涼新村59棟的朱奶奶得知來意后,直截了當地說:“我不要改造,你們走吧”。
后社區(qū)干部多次上門,了解到,朱奶奶拒絕改造的原因是,擔心家門口的枇杷樹被砍掉。這棵枇杷樹是當年她和丈夫一起種下的,寄托了她的思念。
由于枇杷樹存在影響出行、遮擋陽光等問題,社區(qū)干部與設計單位反復磋商,調整優(yōu)化設計方案,并召開居民懇談會,做通居民的思想工作,讓朱奶奶的枇杷樹得以保留。不過,考慮到出行和采光的問題,社區(qū)把枇杷樹縮小了樹池,整修了樹冠。
“非常感謝他們在改造中幫我保留了枇杷樹,現(xiàn)在門口更開闊了,環(huán)境更好了,我老來最開心的事,就是和老鄰居在枇杷樹下聊聊天?!睂τ谏鐓^(qū)干部的努力,朱奶奶看在眼里,暖在心頭?!袄吓f小區(qū)改造不是簡單的修修補補,這是一場更大范圍的群眾工作,只有跟居民們面對面、心貼心,妥善處理好多方利益訴求,才能讓老百姓滿意?!辈枭浇值佬麄魑瘑T臧煜說。
這棵樹見證了居民朱奶奶與丈夫幾十年的風雨同舟,也是常州在老舊小區(qū)改造過程中堅持人民至上、以人民為中心的縮影。
老舊小區(qū)加裝新能源充電樁
老小區(qū)改造連著民生、牽著民心。近年來,常州加速推進城市有機更新,堅持從群眾最關心關切的問題做起,精準、精細、精微服務,讓無數居民享受到“煥新小區(qū)”的宜居生活。
居民用上加裝電梯
今年,常州將實施城中村改造項目9個,城鎮(zhèn)老舊小區(qū)改造提升36個,完成農村住房條件改善1.5萬戶,讓居民們時時處處都能感受到歸屬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一筆停車費”
立足“小切口” 破解“大難題”
發(fā)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車輛保有量增加,停車問題日益明顯。然而今年,同濟中學的家長們,接娃停車有了新體驗。
“以前來接孩子都要在這邊堵很久,現(xiàn)在停在學校停車場,接完孩子立馬就能開走,非常方便?!蓖瑵袑W學生家長紀女士說。
同濟中學地下接送中心共享停車場位于學校南側負一層,2024年1月底正式運營,共有車位115個。為充分發(fā)揮學校公共資源利用率,該停車場采用全天候開放共享,最大限度滿足周邊市民停車需求。
“我們這里所有車輛停車半小時以內免費,全天連續(xù)停放封頂15元?!痹撏\噲鲐撠熑送跏顺榻B,停車場安裝人臉識別安防系統(tǒng)、熱成像雙光譜測溫網絡攝像機,交通標線、人行通道等也都標識清晰,保證學生安全。
停車事雖小,卻是大民生。近年來,“停車難”“停車貴”成城市通病,常州市通過多部門的協(xié)同作戰(zhàn),通過推進停車資源開放共享、盤活閑置用地、提升停車信息化應用、推動“先離場后支付”無感停車智慧場景應用等舉措,逐漸探索出一條破解新路徑,把“停車小事”辦成了“暖心實事”。
今年以來,常州新增8494個公共停車泊位;16家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實現(xiàn)車位共享;19所老城廂學校提供車位1235個;政府定價和指導價停車場收費標準降幅從20%到91%不等。
停車難的破解是常州城市精細化管理中的重要一筆。近年來,常州高質量推進口袋公園建設,打造“樂享園林”活力空間;推進“廁所革命”,建成二類以上標準城市公廁200座;推動垃圾分類提質增效,建成980個達標小區(qū)……
對于城市的變化,常州百姓感受明顯。這也折射出城市管理的理念: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就抓什么、推進什么。在百姓關心的民生領域,痛點、難點就是發(fā)力點。
“一座幸福城”
以人為本 打造幸福常州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孩子的撫養(yǎng)教育、年輕人的就業(yè)成才、老年人的就醫(yī)養(yǎng)老,是家事也是國事。
縱觀改革舉措,大寫的“人”字貫穿始終。多年來,常州全面做好“常有善育”“常有優(yōu)學”“常有健康”“常有頤養(yǎng)”“常有安居”“常有眾扶”六個“常有”民生名片,每一處細節(jié)里的“溫度”匯聚起新的“高度”,讓人們觸手可及家門口的幸福。
常州的幸福感,來自食有所依、老有所養(yǎng)。今年,常州開始施行老人助餐補貼同城共享,“人戶分離”的老人跨縣(區(qū))也可以享受到助餐補貼,此舉為全省首創(chuàng)。去年,常州為15.8萬名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務料理等居家上門服務。
常州的幸福感,來自幼有善育、不負所托。常州在全省率先發(fā)布“兒童友好社區(qū)建設指南”,并逐步出臺兒童友好學校、醫(yī)院、公共交通等建設指引。目前,全市已完成53個兒童友好重大項目,建成33個兒童友好社區(qū),32個兒童友好學校。
常州的幸福感,來自用力打拼、用心生活。常州出臺一系列人才政策,以人才公寓建設為“小切口”,做好引才聚才“大文章”。今年上半年,常州引進各類人才53084人,同比增長1.62%。近三年,常州年引進人才超10萬人。
在這座飛速發(fā)展,始終重視民生細節(jié)的城市里,一些為城市默默付出的人群,也在與城市雙向奔赴著。
一座座驛站在“熱辣滾燙”里為戶外勞動者送上清涼
每到夏季,裝滿礦泉水的愛心冰柜便出現(xiàn)在龍城街頭
一座城市的精細化管理“顆粒度”,源于辦好一件件民生小事?!盀槊褶k實事”已經成為常州每年最重要的事項之一,越來越多的改革探索創(chuàng)新,破題群眾的“急難愁盼”,讓民生實事贏得更多“民聲”。